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我对“解梦”一直很感兴趣。
1.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中写过简单的解梦方法:
第一种,当下解梦。
从梦中醒来,保持身体不动,不做任何努力。不主动启动任何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让梦中的一切体验和想法自己而然地流动,不做任何抗争,只是保持着觉知发现自己做梦。
这个方法最适合带来强烈体验的梦,如噩梦,或者在梦里有激烈的争吵或者哭泣,激烈到即便知道自己已经清醒,仍然感觉心灵受到强烈激荡、久久不能平息发现自己做梦。
这个时候不要阻断它,不要着急安抚自己的情绪,先让它流动,流动,同时保持着觉知(你知道自己现在正在感受着这种情绪)发现自己做梦。
武志红说,你用觉知之光照亮他们,那么逐渐地,这些黑色的死能量就会转变成白色的生能量。
怎么转换的呢?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但是只能说,这是太独属于个人的体验,只有自己真的去尝试了,才会明白这种感觉。在这里,恕我实在不能用文字去描述发现自己做梦。
第二种,自由联想,即找到梦的一个信息,然后自然而然地问自己,从这个信息,你会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还能想到什么发现自己做梦?……
彻底、流畅地自由联想,就意味着你的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都在自然进行。武志红认为,这本身就是疗愈,即当下解梦法发现自己做梦。
这也是我最经常用到的解梦的方法,非常神奇的是,平时很多想不通的事情,一通过梦的联想,便能即刻“顿悟”,这种感觉非常棒发现自己做梦。
2. 第三种,角色代入,即想象自己进入一个意象,成为这个意象,然后感受它。
武志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女学员梦见一个女人总想靠近她,而她充满恐惧发现自己做梦。(代入一下,如果是我总梦见一个女人想靠近我,我又看不清她的脸,估计会联想到鬼神之类,好恐怖……)
武志红引导她做自由联想时,她发现,梦中的这个女人,让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一个多年的闺蜜。然后她做了角色代入发现自己做梦。当她尝试进入对方的身体时,她体验到了闺蜜充满恶意和幸灾乐祸。
她从梦中猛然醒悟——虽然两个人平时很要好,人前人后也都很亲密,但是她心里其实是很排斥两个人更进一步地接触的发现自己做梦。
意识里她一直在说服自己,这只是因为自己性格孤僻,所以不愿意与别人太亲近;
但是通过梦里面的角色代入,她忽然明白了自己真实的感觉——她其实早就感知到了闺蜜的不真诚,这种不真诚让她感觉并不舒服,所以她潜意识里不想离她那么近发现自己做梦。
学心理学之后,我最深刻地体会是,语言可以欺骗人,动作可以骗人,记忆可以欺骗人,但是感觉一定不会欺骗人发现自己做梦。
如果有一件事情,所有人都觉得特别好、特别正确,但是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是感觉别扭、感觉自己不开心,那就不要怀疑自己的感觉——自己在其中一定是受到了委屈,只不过可能是确有其事,也可能是产生了误解而已发现自己做梦。
再回头来说解梦,以我自己最近的一个梦为例:
3. 我梦见自己在老家和亲人们团聚吃饭了发现自己做梦。梦里面亲人很多,关系亲近的姨妈还有堂哥堂姐们都在一起,大家其乐融融。菜也很丰盛,有很多我喜欢吃的家乡特色菜,梦里光白米饭我就吃了四碗,觉得吃得好饱好撑啊……
直到闹铃声把我叫醒,我还久久沉浸在梦里不愿醒来,跟亲人们在一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稍微清醒一点后,不由自主开始联想:我为什么会做这个梦?这个梦代表了什么?
之所以会这样联想,是因为在心理学的解释中,“吃”这个动作其实是获取人生最初的安全感和探索欲望的象征发现自己做梦。
而在梦中经常觉得饿、经常想吃东西,其实代表着现实生活中求而不得的东西太多:
欲望太丰富了啊,但是现实中又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满足,于是内心深处就越发地渴望,梦里面的食物就越发让人垂涎三尺……发现自己做梦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梦里面“梦到美食”和“吃到美食”是两种象征。
简单地说,如果“梦到美食”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念头太强烈,那么“吃到美食”就代表着一定程度的满足——像我在梦里面梦见自己吃了四碗米饭、觉得好饱好撑,可以看做是潜意识中感受到亲密关系得到了修复,所以我很满足发现自己做梦。
继续联想。如果这个梦是是我跟我爸关系的象征,那么这个梦是不是还有更深的寓意?
反思近来我生活中发生的事,一个最近才有的变化是:
4. 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突然就过了心里的那个坎:
虽然他还是那个脾气又倔又硬、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的父亲,但是我看到了他的“困境”——他跟家里人发生了强烈的矛盾,他很想去化解,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做,结果是他越努力,事情越糟糕,他也越痛苦发现自己做梦。
而他的这种痛苦,让我瞬间发现,他已经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威严强悍、需要我仰视面对的父亲了。现在的他,并不比我强大多少——在人格上、力量上是我们对等的发现自己做梦。
这种发现让我很震撼,开始重新审视我与他的关系:既然是对等的,那么我们之间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对话?
这个重新开始,对我来说有着全新的意义:
我不再是那个对他有很深的期待、容易被激怒的小孩,我也不再需要为童年被漠视的自己求得补偿或安慰,当我意识到“我们是平等的“那一刻,那些委屈就已放下发现自己做梦;
我也不会再因为他的某些表达而生气或受伤,我不再是一个“愤青”,而是成熟的、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大人,我能看到他语言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意义;
做这件事情也不是在迎合谁或讨好谁,我只是为了自己——我想要一段融洽的父女关系,不管结果好不好,我都要尽力去追寻;而不是像小时候那样,虽然我对父亲充满了愤怒,也只能憋屈地臣服于血缘关系。
而在这个梦中,我感觉到那么温馨舒适,心满意足,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暗示——
在意识里我其实仍然有犹豫,我不确定跟父亲之间的“关系重建”是否正确,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到对父亲的“疗愈”,更不确定接下来的对话中会遇到什么;
5. 但是潜意识告诉了我,每一点进展其实我都无比地欣喜,勇敢地按照计划把它走完,我会体会到更多来自于这段关系的“馈赠”——家人之间亲密联结,才是圆满;冷漠相处,终究会有遗憾。
联想到这个,再回头去想我的那个梦,内心一片坦然,哎真是个好梦啊。
而早上跟孩子聊天,女儿说她也做了一个梦,梦见手指头上破了一个洞,有黑黑的小虫子从她手指上爬出,她吓坏了……
我想了想,问她:昨天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被老师批评了吗?跟好朋友吵架了吗?
她很惊讶地说:妈妈你怎么知道,我昨天跟好朋友乐乐吵架了……
我为什么会知道呢?很简单,“手指上破了一个洞”,就是梦里身体有破损,转换到意识中就是孩子的“自我”有了“破损”;可怕的“黑色”的虫子爬出,其实就是有负能量在向外发散。
为什么会有负能量呢?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冲击了她的自我——被家长老师批评或者跟很好的朋友吵架,也就这几种了……
我那天睡觉前很冷,结果晚上做梦家里的窗户玻璃不是整块的四处漏风啊,根本都不挡风所以梦里我都冷,我想梦可能现实意识的反应吧。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很奇怪,我在行驶的火车上面,然后我从窗户上跳了出去,跳出去后我就立马长出了蜻蜓那种翅膀在低空飞行,然后其他窗户也跳出来几个人,他们要求分走我的小人,不然不让我走,就是一个罐子里面有十个小人,是活人的那种小人。然后我分了5个给他们让他们每人一个,我自己留了5个。然后我们顺着铁路旁边的围墙往上飞,发现我们刚才坐的火车就像一个大沙盘里面的玩具模型,我还在围墙的上面发现了外面的世界,一些警察一样的巨人骑着摩托车,慌慌张张的在寻找什么东西,然后就一下子醒过来了。醒了还喘粗气,好像刚刚有什么剧烈运动一样。
1、随着古装剧的不断上映,很多人认为古代科举不难嘛,看着剧中的那帮状元进士,心想着他们就这等水平?感觉自己生错了年代,要是生在古代凭借自己的智商,中个状元也不难嘛 !在这里我只想说的是,醒醒吧,别做你的白日大梦了!若是真把你放到清朝,先别说状元,恐怕你连一个秀才都够不着呢!
2、在明清时期,读书人想要有功名,有做官的机会。就得要一步一步来,最起码先要中个秀才。如果有幸中了秀才,才能参加乡试;若通过乡试,就有了举人的功名。举人在京城通过会试的话,就是贡士了。闯到了最后一关,则是由皇帝亲自面试,也就是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3、可能有人会说,即使状元难考,但混个什么秀才、举人应该很简单吧!恐怕还是要令你失望了。秀才是古代科考最低的一个功名,我们先来说说秀才是怎么考来的。首先要解除一个误解,就是以为秀才在当地县衙简单的考一场就可以,而且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成为秀才。实则不然,实际上就考秀才来说,要通过县、府、院试三层选拔,三场成绩均为优异者,才能最终获得秀才的称号。
4、像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他7岁开始上学读书,年少时期书读四书五经,乡亲们人都赞他是一块读书的料,都认为洪秀全他日必定可以考取功名。但事实上,洪秀全连秀才的没有考中,第一次参加童生试他过了县试和府试,但在院试中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气馁,回家更加用功读书了。可没想到后面接连两次都都这般,在院试中又落选了,而这个时候他已经25岁了。
5、可他不甘心啊,怎么会连个秀才都中不了呢?潜心苦学6年后,再次来到广州参加院试,谁料又是落选。想想看,洪秀全就为了考个秀才,到了31岁,前前后后花了二十几年读书,都没有考中,可想而知,古代科举并不如你想的那般简单,连中个秀才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就连晚晴重臣曾国藩这种人,也是到了22岁才勉强考中个秀才而已。
6、光考一个秀才就这么难,其他就不用多说了。每三年一考,录取的进士也就是二三百人而已,想如今考取个清华、北大,也比这容易百倍吧!而就算是乡试,每三年一届在一个省也就选拔几十位优质的学子而已。就这种录取比例来说,也要低于如今清华、北大之类的名校了。毕竟人家古代三年才考一次,而且就每次都是录取这么点人。
7、这既是为什么古代通过殿试,被授予进士的功名就可以直接做官的缘故。因为但凡能中进士的人,那可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因为这道门槛太高了,能踏过去的都是真正有实力的。这也就是为何古代科考作弊严重的一个因素,因为考试难度大,很多学子自知资质不突出,再怎苦读也是希望渺茫,因此不少人就开始舞弊,甚至不惜在这上面花点钱。同时正因如此,历朝对科考舞弊惩罚相当严重。雍正11年,河南学政主持秀才考试期间,因参与舞弊“叫卖”秀才,被雍正发现后,二话不说直接将其斩首,这可是清朝的正三品的大员。由此可见,古代科考并非一件易事,中状元就更不用说了!
8、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今世界不是如此吗?美其名曰,寒门唯一改变阶层的机会
以上详细为您解答了关于发现自己做梦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发现自己做梦这个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